申請日2020.09.02
公開(公告)日2021.05.14
IPC分類號C02F3/30; C02F3/10; C02F3/12; C02F3/28
摘要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IFAS‑MBR污水深度處理裝置,包括依次連接的厭氧池、缺氧池、好氧池、MBR膜池及回流渠,回流渠出水通過回流泵進入好氧池,厭氧池、缺氧池及好氧池內均設置有固定式生物填料裝置,缺氧池及好氧池內設置有曝氣系統,MBR膜池內設有膜組件。本裝置出水水質優于《城鎮污水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一級A標準,COD、NH3‑N、TP等主要指標可穩定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Ⅴ類以上標準,適用于低C/N污水深度處理。
權利要求書
1.一種IFAS-MBR污水深度處理裝置,包括厭氧池、缺氧池、好氧池、MBR膜池及回流渠,其特征在于,污水依次流經厭氧池、缺氧池及好氧池,好氧池出水進入MBR膜池,MBR膜池出水進入回流渠,回流渠出水通過回流泵進入好氧池,所述回流渠用于活性污泥回流及調節回流比;厭氧池、缺氧池及好氧池內均設置有固定式生物填料裝置,缺氧池及好氧池內設置有曝氣系統,MBR膜池內設有膜組件,固定式生物填料裝置用于微生物附著生長,膜組件用于分離好氧池出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IFAS-MBR污水深度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固定式生物填料裝置由若干填料模塊組合而成,所述填料模塊包括填料框架及生物填料,生物填料設置在填料框架中,池體內設置導軌,填料框架與導軌滑動配合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IFAS-MBR污水深度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曝氣風機,缺氧池的曝氣系統為微孔曝氣器,好氧池的曝氣系統為穿孔曝氣器,MBR膜池的底部設置有防底泥淤積裝置,所述微孔曝氣器、穿孔曝氣器及防底泥淤積裝置均與曝氣風機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IFAS-MBR污水深度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底泥淤積裝置為回字形穿孔曝氣管結構,MBR膜池的底部設置為錐形結構,回字形穿孔曝氣管設于錐形結構內。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IFAS-MBR污水深度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微孔曝氣器、穿孔曝氣器及防底泥淤積裝置的進口分別通過各自支管匯集后與曝氣風機連接,每一支管上均設有調節閥,所述調節閥分別用于調節進入微孔曝氣器、穿孔曝氣器及防底泥淤積裝置的空氣量。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IFAS-MBR污水深度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厭氧池和缺氧池內均設置有潛水攪拌器,所述潛水攪拌器安裝在池體側壁。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IFAS-MBR污水深度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厭氧池、缺氧池、好氧池、MBR膜池及回流渠一體設計,包括池體,池體內通過隔板分隔為厭氧區、缺氧區、好氧區、膜區及回流區,厭氧區、缺氧區、好氧池在隔板頂部連通,膜區前端設置進水渠,好氧池通過進水渠與膜區連通,膜區與回流區在隔板頂部連通。
說明書
一種IFAS-MBR污水深度處理裝置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污水處理技術,具體涉及一種IFAS-MBR污水深度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活性污泥-生物膜共生技術(Integrated Fixed-Film Activated Sludge,IFAS)是在活性污泥工藝的反應池內直接投加生物填料,反應池內的生物量由絮狀污泥和懸浮填料附著的生物膜共同組成,可以同時發揮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兩種工藝各自的優勢,使污水中污染物質得到更加有效的去除。傳統活性污泥法的固體懸浮物停留時間(SRT)較短,使世代時間較長的硝化細菌增殖受限;而在IFAS系統中,由于微生物可附著生長在固體填料上,可獲得較長的SRT,因此世代時間較長的硝化細菌可附著生長在載體上,發揮其硝化作用,實現IFAS工藝的強化脫氮。
目前在碳氮比(C/N)較低的污水處理工藝中,應用較多的是IFAS與A2O組合技術,現有技術僅在好氧池內布置固定填料,生化處理效果不穩定,且固體填料的安裝及更換極其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現有IFAS技術存在的生化處理效果不穩定,固體填料的安裝及更換極其不便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IFAS-MBR污水深度處理裝置。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IFAS-MBR污水深度處理裝置,包括厭氧池、缺氧池、好氧池、MBR膜池及回流渠,污水依次流經厭氧池、缺氧池及好氧池,好氧池出水進入MBR膜池,MBR膜池出水進入回流渠,回流渠出水通過回流泵進入好氧池,所述回流渠用于活性污泥回流及調節回流比;厭氧池、缺氧池及好氧池內均設置有固定式生物填料裝置,缺氧池及好氧池內設置有曝氣系統,MBR膜池內設有膜組件,固定式生物填料裝置用于微生物附著生長,膜組件用于分離好氧池出水。
進一步地,固定式生物填料裝置由若干填料模塊組合而成,所述填料模塊包括填料框架及生物填料,生物填料設置在填料框架中,池體內設置導軌,填料框架與導軌滑動配合連接。
進一步地,還包括曝氣風機,缺氧池的曝氣系統為微孔曝氣器,好氧池的曝氣系統為穿孔曝氣器,MBR膜池的底部設置有防底泥淤積裝置,所述微孔曝氣器、穿孔曝氣器及防底泥淤積裝置均與曝氣風機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防底泥淤積裝置為回字形穿孔曝氣管結構,MBR膜池的底部設置為錐形結構,回字形穿孔曝氣管設于錐形結構內。
進一步地,微孔曝氣器、穿孔曝氣器及防底泥淤積裝置的進口分別通過各自支管匯集后與曝氣風機連接,每一支管上均設有調節閥,所述調節閥分別用于調節進入微孔曝氣器、穿孔曝氣器及防底泥淤積裝置的空氣量。
進一步地,厭氧池和缺氧池內均設置有潛水攪拌器,所述潛水攪拌器安裝在池體側壁。
進一步地,厭氧池、缺氧池、好氧池、MBR膜池及回流渠一體設計,包括池體,池體內通過隔板分隔為厭氧區、缺氧區、好氧區、膜區及回流區,厭氧區、缺氧區、好氧池在隔板頂部連通,膜區前端設置進水渠,好氧池通過進水渠與膜區連通,膜區與回流區在隔板頂部連通。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在各生化段-厭氧段、缺氧段、好氧段均設置固定式生物填料裝置,整個系統的微生物附著于固定式生物填料生長,保持較高的生物量,生化效果較傳統A2O更佳,通過MBR膜組件分離后,出水水質優于《城鎮污水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一級A標準,COD、NH3-N、TP等主要指標可穩定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Ⅴ類以上標準,適用于低C/N污水深度處理。固定式生物填料裝置采用模塊化設計,安裝及維護極其方便,提高了系統的運行效率,降低了系統的運行成本。
(發明人:張艷萍;王懷林;武克亮;關曉琳)